电磁感应加热的作业原理到底是怎样的? |
2025-04-27 |
电磁感应加热(Induction Heating)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直接转化为热能的非接触式加热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熔炼、家用电磁炉、金属热处理等领域。感应加热就是把工频交流电整流变成直流电,直流电通过核心技术操控的功率管转变成高频交流电,高频电流经过负载线圈,在线圈周围产生磁场,在磁场规模内有导磁的金属,磁场就会切割金属使得金属自身快速发热。
一般有以下几个要素: 1.电感量:负载线圈负载线圈是与电磁加热器功率一一对应的,它有个参数叫电感量,不同功率对应的电感量不同,也就是绕线的长度也不同。电感量是用专用仪器(比如电桥、电感表)测量的。电感量是随许多参数不同而发生变化的。
2.电磁加热的原料:要求导磁的,简单说就是能用磁铁吸住的,也就是含铁质的,因为铁质材料导磁是好,功率也就高。
3.线圈表面与加热体表面的间隔:一般为15-25mm左右。这个间隔是电磁加热器的一个重要的参数。在一般管道或平面加热时,这个间隔就可以包一层保温棉保温棉,这样既能确保有这个间隔,又起作保温作用。
4.功率算法:对于单相(220V)功率=电流*电压(电流是用钳表测输入端电流,电压一般是220V)。对于三相(380V)功率P=电流*电压*1.732,电流是用钳表测三相任意一相的输入端电流。电压一般为380V。
5.作业频率:作业频率是指电磁加热器在大额度功率作业时的频率。电磁感应加热的本质是电磁能→涡流能→热能的链式转换,其高效性与可控性使其成为现代工业不可替代的加热方案。 |
© 版权所有 © 2018 重庆京北电子有限公司
渝ICP备18017309号-1 网站设计支持:浪讯科技